國壽安保基金經理吳堅認為,未來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將是順應時代潮流,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面對波動與不確定性如何“守正出奇”。
吳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使得世界經濟增加了不確定性。當前外部全球治理格局發生系統性變化、全球增長模式出現新變化。內部人口紅利、國際化紅利弱化,經濟增長面臨的復雜程度顯著提升。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相繼出臺了極其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全球流動性極度寬裕,但同時市場波動率也顯著上升。國內大循環與內外雙循環并行的模式為我們打開了局面。
國內需求和市場是我國經濟的基本盤,以國內大循環為基礎,進一步釋放改革與開放的潛力,以產業升級作為基礎,進一步促進國內國外雙循環的形成,我們的經濟體系將更加均衡和安全。
針對當前全球資本市場低利率+高波動的大背景以及我國雙循環的開局,吳堅認為,要積極擁抱時代變化,用趨勢抵御波動與不確定性,達到“守正出奇”的效果。
順應時代發展的大背景,投資首先要選對賽道。吳堅表示,2010年之后,行業間輪動其實是在下降的,相當一部分行業的估值歷史分位數都是趨勢下行,“殺估值”是常態,選對優質賽道才讓我們持續獲得收益。尤其是在更加細分的領域,選擇景氣度持續向上的板塊收益更加明顯。比如2015年之后經濟緩慢下臺階,而科技創新領域持續向上,消費分化,周期品則偏弱。
整體上行業的篩選思路,吳堅選擇產業內生與政策推動下景氣度高的行業,如:光伏、醫療健康、新能源汽車、信創等,根據景氣度的指標篩選出潛在的重要投資方向。通過產業驅動,精挑細選成長股,為投資保駕護航。
在吳堅看來,全球流動性變得極度寬裕的大背景下,投資需要牢牢抓住雙循環的大背景,左手抓科技,右手抓消費,精耕細作,才會有“又好又多”的收獲。
吳堅看好消費與科技的重要機會,大概率集中在5G、半導體、創新藥、免稅、休閑食品、教育、新能源汽車。此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深化,直接融資大時代的到來也將帶來相關行業的大機遇。
基金定期報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31日,吳堅管理的國壽安保策略精選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為62.85%,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為123.44%;吳堅管理的國壽安保穩惠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達61.21%,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達124.47%。這兩只產品,從過往業績來看,投資者自產品成立以來任一日期買入并持有兩年均100%獲得了正收益。
標簽: 對經濟雙循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