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張文婷
本報通訊員李筍任曉文
近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第三批18項發明專利通過山東省產權交易中心進行掛牌交易,通過專利許可形式成功實現成果推廣,并獲得轉化收益,有效促進了電力創新成果現場應用。
“十四五”以來,國網山東電力以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為中心,實施科技興企行動,促進科技支撐能力、技術供給能力、價值創造能力、能源互聯網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全面支撐我省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建設。
去年12月,國網山東電力科技創新成果“面向電網設備運維的機器人及狀態智能監測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圍繞能源技術發展的重點領域,國網山東電力加強對高等級科研項目的策劃和申報,去年成功獲批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儲能與智能電網技術”“氫能技術”等項目6項,獲批國家電網公司新型電力系統2021重大攻關計劃項目3項。
按照“技術-專利-轉化-產業-市場”的工作主線,國網山東電力實施標準化管理,加強核心專利挖掘和保護,推進高價值專利培育,以知識產權保護促進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去年6月,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輸變電工程環保監測與敏感區域預測方法及系統”和“架空輸電線路地線全程自動巡檢機器人系統及方法”兩項發明專利榮獲第22屆中國專利獎銀獎,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營工作實現新突破。
為提升電力機器人產業標準化水平,國網山東電力主導發起國際電工委員會發電輸電和配電系統機器人技術委員會(IEC/TC129),并獲批承擔秘書處和國內技術對口單位職能。這是山東省主導發起的第一個IEC技術委員會,為國產電力機器人優勢技術攻堅、優勢項目儲備、優秀成果保護形成了良好示范。
創新成果的取得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建設。去年,國網山東電力編制雙創三項管理制度,建設8個雙創分基地和100個創客團隊,成立青年科技創新活動基地,為職工創新創效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與此同時,該公司完善科技項目柔性團隊管理機制,實施“人才+項目”機制和內部職業經理人制,試點開展契約化、聘任制管理,以承擔高水平項目為支點,錘煉人才隊伍,培養科研攻關的技術骨干和專業技術發展的青年帶頭人。
為促進校企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去年國網山東電力與山東大學簽訂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議、校企聯合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合作協議,約定集中雙方創新資源和力量,實現“名企帶名校、名校促名企”的互動發展。去年兩項由青年科研人員負責的課題,獲得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立項資助,為青年人才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文章來源:大眾日報)
標簽: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