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論
本周國內外重點事件及點評:
國內方面,疫情對經濟復蘇的負面影響擔憂逐步發酵。目前疫情處于一個高位多點散發狀態,全國五日日均新增在2000 以上。為控制疫情,全國多地采取了嚴格的封控管理措,預計這一輪疫情會對三月份以來的經濟增長產生較大沖擊。
從統計局公布的1-2 月份最新數據來看,信貸和社融數據疲軟,主要表現在居民和企業中長期貸款意愿不足。1-2 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20%(去年底累計增速4.90%)大幅回升。其中基建投資增速大幅回升至8.6%;制造業投資增速達到20.9%,為2012 年之后累計同比口徑下的新高;房地產業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7%。盡管固定投資數據有點超乎預期,但我們注意到固定資產投資數據與一些工業品產量數據出現明顯背離,1-2 月水泥產量同比增速錄得-17.8%,與固定資產投資(12.2%)差距較大。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通脹的影響,水泥、鋼鐵等工業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名義投資增速。
所以,總體來講國內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又疊加三月份爆發的這一輪疫情,預示未來寬信用、穩增長的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寬貨幣-寬信用-經濟增長的鏈條上,我們認為寬貨幣處于一個中后期階段、寬信用處在初中期階段,政策的重心將在寬信用、穩增長上。寬信用、穩增長的主要抓手一個是基建、一個是房地產,而后者扮演的作用更為重要。另外一方面,由于俄烏沖突導致的通脹溢出效應,國內還面臨著較為嚴重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所以國內宏觀環境在未來一段時間將處于一個弱增長、偏滯脹的格局。
海外方面,美國通脹和經濟衰退風險依然備受關注。美國勞動力市場比以往更加強勁,家庭和企業凈資產相對健康,而債務也在下降。但同時,基于對美國國債利率的觀察,美國長短期利差可能很快就會逆轉,這或將成為經濟衰退的前兆。利率的逆轉將使政府部門陷入困境,私營部門將低估經濟活動的預期回報率,但債務并未上升到緊縮的地步。因此,綜合海內外形勢展望A 股,在經歷了3 月中上旬的大跌之后,部分風險有所釋放;但疫情對于國內經濟的影響,以及海外通脹風險和俄烏沖突的持續發酵,又為市場蒙上了不確定性的陰影。
配置來看,我們維持此前的觀點,2022 年很難會有一種風格或者某個賽道貫穿全年,不同行業和投資主題的高低輪動將會是全年主旋律。目前我們認為以下方向值得重點關注:
一、成長和賽道股或會迎來一定的投資窗口期。4 月開始,A 股將進入密集的一季報披露期;而從市場3 月大幅調整以來,許多公司也提前披露了1-2 月經營數據;我們認為,隨著3 月中旬聯儲議息會議加息的階段性落地, 以及一季報披露期的臨近,成長和賽道股或會迎來一定的投資窗口期。關注受益于下游需求景氣以及長期空間大的半導體、光伏風電、儲能、汽車智能化等賽道。
二、“穩增長”仍是政策重點支持方向,今年上半年依然具備配置機會,建議逢低布局。行業方面主要包括大金融和地產基建產業鏈。
三、建議關注大消費板塊機會。一方面,經濟“穩增長”政策基調明確,作為整體經濟最重要的動力之一消費,也有望受益于泛穩增長政策利好;另一方面,從周期角度來看,大消費板塊整體走勢與中國的國債長端利率正相關性較強,其基本面和估值隨著經濟復蘇而復蘇的概率較大。行業方面重點關注食品飲料、家電、社服商貿零售和農業板塊等。
風險提示
一、宏觀經濟下行超預期;二、全球新冠疫情再次超預期爆發;三、“穩增長”政策推進不及預期
(文章來源:東方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