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美上半年貨幣政策呈現出“中國寬松、美國緊縮”的政策背離格局。這種格局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當前中美經濟周期出現錯位、兩國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不同,美聯儲的當務之急是斬斷通脹率的連續飆升、重建物價穩定,其主要手段是加息、縮表等緊縮性貨幣政策,而我國主要目標是應對增長和就業疊加壓力,實現“六穩”和“六保”目標。
中、美下半年經濟周期錯位,預計中國走向復蘇、美國走向衰退。我國下半年預計經濟逐步恢復,有三方面積極因素:基數效應致使經濟同比數據出現自發上行的動力;短期內補償性需求可期;地產需求“再平衡”,預計下半年剛需加速釋放。下半年美國經濟面臨一定的衰退風險。預期實際GDP 同比增速和環比折年率放慢,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均呈下行趨勢。隨著美聯儲控制通脹的力度加大,加息對美國經濟和盈利增長的抑制將逐漸顯現。
回顧美國衰退、國內復蘇的歷史時段劃分。根據美林時鐘劃分的中國、美國經濟四周期的歷史輪動,我們發現中美經濟周期錯位出現的次數較少且時間較短,分別是2003 年6 月至2003 年8 月、2009 年3 月至2009年6 月、2012 年9 月至2013 年6 月和2019 年9 月至2019 年12 月。
通過歷史回顧,總結出大類資產方面如下規律:(1)上證綜指走勢無一般規律,多為震蕩市;(2)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普遍走高;(3)南華綜指普遍走高。行業方面來看,傳媒、家用電器、建筑材料、電子、計算機行業在四次中美經濟周期錯位時期超額回報率均上行,煤炭、非銀金融行業在四次中美經濟周期錯位時期超額回報率均下行。
下半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在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中觀經濟周期錯位的預期下,我們對國內大類資產配置的排序為:商品/股票>債券。在行業配置層面,建議以成長和消費板塊為主,關注上半年超跌成長板塊的機會。
風險提示:海外通脹壓力仍在,俄烏沖突短期內仍存在不確定性,政策調整滯后,經濟增速下滑。
(文章來源:國信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