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部創新創業高地,成都股權投資市場正在圍繞重點產業建圈強鏈、科技創新及科技成果轉化日趨活躍,政務服務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一大批優秀國資背景LP及市場化LP合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優化升級。
8月4日,清科發布2022年重磅榜單,成都科創投集團、成都市重大產業化項目投資基金分別入選“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機構有限合伙人之國資30強”、“中國政府引導基金50強”。
獲得業內肯定,既是機構專業管理能力的體現,也是LP集合資源稟賦全方位提升投、管、退水平能力的彰顯。面向未來,成都優秀LP將繼續做好建圈強鏈“生力軍”,在“建”字上下苦工,在“強”字上深謀劃。
【資料圖】
科創投:成果轉化的新推力,搶占賽道的新動力
成都科創投集團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西部創新創業高地,于2021年3月25日由市區二級出資100億元組建的科技創新投資集團。
作為國資LP(有限合伙人),成都科創投集團自成立以來就高位謀劃,善當“項目招引新抓手”,能當“搶占賽道新動力”。本次入選“清科2022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機構有限合伙人之國資30強”,為其在成都市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結構調整、能級提升過程中當好“政府的市場之手”再啟新篇。
成都科創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新常在8月4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得益于成都國資國企改革和集團高效的市場化機制優勢,這是獲得業界認可的重要因素。“我們的投資理念、決策機制同市場化的投資機構理念比較一致,而且集團的規模有序拓展,構建起上到國家級基金,下到創投領域頭部機構的廣域合作‘朋友圈’,使得我們的合作及投資范圍能夠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項目,這是業內較為難得也是大家認可我們的關鍵。同時,成都本土優質項目多,投資機構對投資成都非常踴躍。”
近一年來,成都科創投集團聚焦產業生態“建圈”,圍繞重點產業“強鏈”,夯實科技成果轉化,書寫科創投資新篇章。截至2022年6月,先后投資了350余家優秀企業,其中21家完成IPO,基金規模200億。
劉新常表示,科創投集團深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積極搶占未來賽道,全力推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構建起涵蓋從靶點發現到產品上市全鏈條的“一站式”服務體系,助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建設。截至目前,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企業金額占比90%。
在建圏強鏈行動中,側重科技創新和資本招引聯動,成都科創投集團積極組建主導管理基金,對重點產業鏈實施精準投資賦能。圍繞生物醫藥產業鏈,依托華西精準醫學中心,發起設立精準醫學基金;圍繞航空發動機重點產業鏈,依托國內龍頭企業,發起設立海特科創基金;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依托細分龍頭元豐工控,設立元豐科創基金;圍繞綠色低碳產業鏈,正在籌備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成都雙碳科創基金等。同時,加大市區兩級聯動,與金牛、新津、溫江等9個區市縣設立了聯合招引基金,正在推進與武侯、錦江等7個區市縣設立基金。
面向未來,劉新常表示,要基于成都產業優勢,有針對性地做招商引資工作,特別是在優勢領域“強鏈”,在新興領域“補鏈”,并以此為契機,爭取在不久的將來完善集團基金管理人(GP)功能組建及能力釋放,立足成都,輻射全省、面向全國,引優育強,做好科創投資工作。
重產基金:項目招引新抓手,結構調整新支撐
作為國資LP(有限合伙人),政府引導基金基于自身的資金優勢已成為股權投資基金的重要資金來源。成都市重大產業化項目投資基金(下稱“成都重產基金”)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都市圈建設等重大戰略和“三個做優做強”“四大結構”優化調整、產業建圈強鏈、智慧蓉城建設等重大部署,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引導新興產業發展、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功能和效果亦獲得業內認可。
本次榜單評選中,成都重產基金入選“中國政府引導基金50強”備受關注,同時上榜的還有深圳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安徽省高新投母基金、蘇州天使母基金等國內知名政府引導基金。
成都重產基金管理人成都先進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健在8月4日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入選市場權威研究機構清科的榜單,既是對成都重產基金經營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公司今后要更好服務城市發展的有力鞭策。
截至目前,成都重產基金已簽約投資金額上百億元,母子基金群規模超500億元。引入中創新航、成都智算中心、奕斯偉、蜂巢能源等6個鏈主項目落地,直接撬動社會資本超1500億元。參與設立國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多只子基金,子基金對外投資項目超30個,推動豪威科技等22個總投資超百億元的產業鏈關鍵項目順利落地,全面覆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航空發動機、綠色低碳產業、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等成都市“建圈強鏈”重點產業鏈。
徐健表示,“抓龍頭就是牽住了產業招引的‘牛鼻子’,鏈主企業具有極強的產業鏈整合力、供應鏈掌控力和創新鏈溢出力。為此,我們通過參與中創新航Pre-IPO(上市前)融資,推動總投資280億元的中創新航項目落戶成都,同時配套產業鏈子基金——凱博新能源基金,吸引帶動產業配套和生態圈企業在蓉投資布局,構建完善上下游產業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引鳳入蓉”方面成都重產基金亦有不俗的表現,與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同批入伙國投(廣東)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已促成廈門億芯源、芯天下項目等多個高新技術項目落戶成都。在數字經濟領域,抓數字強智造,主動融入數字中國及智慧蓉城建設,成為中國電信A股重要戰略股東,助推中國電信與成都市千億級新基建合作。以投帶招,引入中國電信西部產業研究院、中國電信衛生健康產業數字化全國總部基地、中國電信全國數字鄉村示范基地等首批4個總部經濟項目落地成都東部新區及高新區,并聯合中國電信打造總規模50億級的成都數字經濟產業子基金,充分發揮“以投促引”功能,推動成都市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
將政府主導與市場化操作有機結合是成都重產基金不斷取得新突破新發展的制勝法寶,成都重產基金積極與多元主體協同,深化“投引聯動”。持續深入與市級部門雙向對接,實現項目招引精準發力。主動加強與區(市)縣的協同聯動,全面提升區(市)縣招商引資核心競爭力和主觀能動性。積極與市場化主體深化合作,拓寬項目渠道來源,實現“以商招商,資本引產”。同時,堅持科學管理及專業化運作,借助電子科大、西南交大等科研院校、專家智庫多方力量開展論證,實現投中科學決策、投后規范管理,
下一步,他表示,“將對標行業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著力夯基礎、揚優勢、強弱項、補短板,通過專業化投資運作方式支撐重大產業化項目落地,矢志成為項目招引新抓手,結構調整新支撐,切實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城市位勢能級提升提供堅強支撐。”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標簽: 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