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提升實體企業抗風險能力,近日鄭州商品交易所與重慶證監局、重慶市證券期貨業協會、重慶上市公司協會共同在線舉辦“重慶上市公司與國有企業期貨衍生品業務培訓班”。據悉,此次培訓中,業內權威專家圍繞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情況介紹、《期貨和衍生品法》解讀、產業企業期現結合模式及案例、套期保值業務財務和稅務處理要點等內容,為實體企業答疑解惑,通過用好期貨衍生品工具穩定生產經營。
近年來,實體企業利用期貨避險的需求持續攀升,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開始利用期貨衍生品管理風險。有關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共有1039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1429份關于開展套保業務的公告,數量遠超2021年全年,其中25.8%涉及商品類套保。
引導上市公司、國有企業等科學合理參與期貨市場,既符合國家政策導向,也是企業穩定健康發展的切實需要。據重慶證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期貨市場在助力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特色產業、促進農戶穩收增收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目前,轄區共有4家期貨公司,36家期貨分支機構,截至今年9月末,轄區期貨市場權益359.82億元。2017年以來,累計開展“保險+期貨”試點項目252個,賠付金額7607.43萬元,有力幫助了農戶保收增收。
鄭商所副總經理王曉明表示,該所高度重視助力重慶產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已上市的菜系、純堿、尿素、甲醇等品種,與重慶的優勢產業相契合,并已在川渝地區設有7家期貨交割倉(廠)庫,為渝企參與期貨市場創造了便利條件。近年來,該所還聯合中信建投等重慶地區會員,開展各類市場活動50余場,持續為產業企業穩健經營提供期貨方案。下一步,鄭商所將與重慶證監局攜手,共同提升重慶實體企業抗風險能力,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更多期貨力量。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