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新光曹平蘋
通訊員劉惠林黃倩文
每逢收獲季節,農行湖南隆回縣支行扶貧工作隊員都要挨家逐戶上門調查了解農戶家庭各項收入、支出情況,與農戶一道算好家庭經濟賬,以便進一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
【資料圖】
家住隆回縣桃花坪街道辦合龍溪村的肖升明,是農行隆回縣支行扶貧工作隊員今年第一個走訪調查的農戶,人稱“肖大叔”。之所以從他家開始走訪調查,緣于肖大叔是個率性子、直腸子,有話直來直去,積極支持工作隊的工作。
談起一年之中的家庭收入、支出情況,肖大叔心里有數:“家庭主要收入有種糧、養畜禽、護林工資、政府發放的養老金和低保;支出主要是買農資、畜禽飼料和家里的日常開銷?!毙ご笫暹肿煲恍?,向《金融時報》記者細數收入支出賬:種糧食收稻谷1900斤、玉米700斤,毛收入4500元;養豬2頭、養羊5只、養雞55只,毛收入9000元;護林工資每個月1000元;兩口子領取養老金、低保,全年收入8000多元;購買化肥、農藥、農具等農資支出1400元;購買畜禽飼料支出2100元;購買衣服、棉被、日常生活用品支出1900元;購買彩電1600元……
今年如此可觀的收入讓肖大叔很是欣慰,前幾年卻是另一番光景。2017年,肖大叔的妻子患了一場大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欠下兩萬多元的外債,他和老伴因病致貧?!爱敃r就想,這下子沒辦法翻身了!”肖大叔愁眉苦臉,不知所措。
合龍溪村山林面積寬,無人看守,經常發生樹木被盜伐現象。2019年初,農行隆回縣支行扶貧工作隊針對這一情況,積極協調林業部門,為合龍溪村爭取到3名護林員指標。最初,村民觀望不前:“能有這等好事?”
一籌莫展的肖大叔報了名,成為村里的護林員,開始了護林新生活?!斑@兩年務農務工兩不誤,在搞好農業生產的同時,每個月還能掙1000元工資?!毙ご笫逯钢謇锩撠殥鞖v上自己領工資的照片說,2019年3月在村委會第一次按手印、數鈔票的感覺終生難忘。
“太激動了,又開心又舍不得花,這么多年沒添過一件新衣服,最終領著老伴去城里從上到下換了一身?!毙ご笫逭f,2019年,他干護林員10個月,一共領了1萬元工資。
收入有了保障,肖大叔開始逐步實現一個個“小目標”:家里20多年的老電視“鳥槍換炮”,今年又添置了桌椅、洗衣機?!耙慌_洗衣機得花費一個半月的工資,還覺得有點貴。過去,沒錢買洗衣機,只能用手洗衣服,這算是個‘大件兒’了?!彼f。
除了在村里干護林員領工資,肖大叔還享受當地產業扶貧政策,通過土地入股村里的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年有1500元的股份分紅,加上自己養殖豬、羊和雞,增加家庭收入,他家早已“翻身”。
“存了多少錢?那不能告訴你,得留點底兒,反正咱光榮脫貧了。”當入戶調查的扶貧工作隊員問及收入和存款時,肖大叔說。
在合龍溪村,鄉親們享受著產業扶貧紅利。據駐村第一書記劉述純介紹,扶貧工作隊突出當地產業扶貧功能,通過訂單種植、庭院經濟等,帶動農戶長效脫貧致富。目前,全村每個農戶至少參與兩個扶貧產業。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