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工人出版社聯合在北京舉辦“以結構轉型推進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暨《結構轉型》新書發布會。
論壇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談到,未來10-15年,我國產業結構、科技結構、消費結構、城鄉結構、能源結構、貿易結構等仍有較大的轉型升級空間,經濟結構轉型仍蘊藏著較大的增長潛力和發展動能;與此同時,經濟結構轉型面臨著“不進則退”的挑戰,國際地緣政治、全球經濟格局變化深刻改變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外部環境;內部深層次體制機制矛盾掣肘著經濟結構轉型進程。
遲福林認為,我國整體上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服務型經濟、消費型經濟、綠色型經濟的發展都蘊藏著結構性潛能,以結構轉型贏得高質量發展的主動?!爱斍?,以結構轉型為主線的結構性改革仍然面臨多方面的重大任務?!边t福林舉例說,比如適應結構轉型的大趨勢,要深化以技術、數據、土地為重點的要素市場化改革,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適應產業結構轉型的趨勢,要以服務領域為重點,著力打破市場壟斷和行政壟斷;適應科技結構升級的趨勢,要深化科教體制改革;適應服務業市場開放的趨勢,要完善市場監管體制等。
在遲福林看來,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著力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以擴大內需為導向推進高水平開放,以服務貿易為重點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強化服務貿易自由便利的制度安排。如加快打破服務業領域的市場壟斷與行政壟斷,推進壟斷行業向社會資本開放,推進服務業領域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制定并實行全國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減少和降低“邊境后”壁壘;提升服務監管的國際化水平等。
同時,要以制度型開放推進制度性變革。關鍵是建立高標準市場經濟體系,核心是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例如,加快服務業市場開放,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充分發揮企業家在資源優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提升市場監管的有效性等。
此外,還要贏得國際合作競爭與全球治理的主動。要務實推進RCEP進程,發揮中國在推動以東盟為主導的RCEP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為重點積極參與全球經貿規則制定。以申請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契機,加快構建我國數字貿易規則方案,制定數字貿易規則設計工作計劃、實現路徑和時間表,建立統籌協調機制,推動各規則模塊有序構建。在廣泛協商、凝聚共識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