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年初ChatGPT火熱后,國內掀起“百模大戰”,各種通用大模型、垂域大模型風起,產業競逐背后,是云計算技術出現了突破,生成式AI正改變企業服務模式,并逐漸形成一個獨立的AI生態,全面加速各行各業智能化進程。
AI大模型并非新鮮事物,幾年前,全球已有AI大模型存在。ChatGPT在今年開始火熱原因有三,一是它的學習、訓練、推理能力大幅提升了,二是它迸發出了驚人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三是它能夠實現代碼、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多模態處理,簡而言之,它更聰明了。
ChatGPT實現上述能力突變的背后,是全球云計算領域云原生技術出現了質的突破。首先,云原生技術可為ChatGPT提供超大規模并行計算的統一調度分發服務能力,顯著降低ChatGPT訓練成本,其次,云原生技術能夠實現多維應用部署,實現ChatGPT的情景學習模式以及多模態(文本、代碼、圖片等多維度信息)輸入,再次,云原生離混部技術可實現離散訓練、在線微調,為離線訓練千億級別的超大規模參數等提供了技術基礎。
“生成式AI的紛起,本質上是云技術出現了突破,其分布式、模塊化、多模態、并行計算等能力大幅提升,這些變化令原來產業界那些冰冷的數字,有了價值和意義,以前只是企業內部的數據上云,即所謂的數字化,現在AI大模型出現后,企業可以根據所有的數據去訓練、推理等,幫助產業降本增效,將數字轉變為生產力,生成式AI浪潮正推動人類加速從數字化邁向智能化。”國內某科技企業高管對記者表示。
生成式AI發展后,部分企業的商業模式也正發生改變,以toB端企業為例,過去它們的服務模式為面向行業、企業推廣一個個孤立的解決方案,現在有了AI大模型后,這些企業開始借力通用大模型的能力訓練生成自有專屬垂域大模型,將各種行業下游需要用到的能力、應用、場景和服務等全部集成于這個技術平臺(底座),下游企業再根據自身情況自助式采購所需服務,且平臺的能力可持續迭代,下游客戶所需服務亦可平臺化按需更改,整體更為靈活、高效、便捷、智能。
目前,AI大模型已在政務、鐵路、財務、醫藥、氣象等多個細分行業廣泛應用,應用場景包括政務熱線、網點助手、財務異常分析、供應鏈物流、器件分配、臺風路徑預測、海浪預測、先導藥物篩選等,這就意味著這些行業的智能化進程在提速。
與此同時,toC端企業也正生變,未來,端側大模型將與用戶數據充分結合,具備AI能力的終端與用戶交互方式將持續演化。
伴隨AI大模型在各行各業應用的持續深入,國內一個獨立的AI生態鏈也將形成,即百度、騰訊、阿里、華為等大企業提供AI大模型技術通用底座,其他具備行業能力的企業接入這些底座,生成各類自有垂域大模型,再將它們作為服務平臺、產品,向行業縱深拓展,幫助企業加速實現數字化、智能化,一場由生成式AI引爆的智能革命即將到來。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