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楓林街道天龍黨群服務中心·鄰里匯于今天(8月22日)正式開業。這個位于中山南二路930號的“天龍生活盒子”上下共五層,建筑面積達1376平方米。以滿足“一老一小”的實際需要為側重,聚焦社區養老痛點、難點和兒童成長的不同階段,聯動周邊天龍片區治理工作站、天三居委會沿街設置,開放社區食堂、醫養結合、黨務培訓、學前教育、群眾文化、體育健身等25項個性化服務場景,創造出“全域化服務、市場化融合、精品化建設”的片區生活新模式,讓便民微服務觸手可及!
在“天龍生活盒子”五樓的智能閱讀室,中心與科大訊飛合作,開設了人工智能交互課程體驗、兒童編程教學等符合時代潮流的特色教培課程。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閱讀室目前開設了適合小學生和中學生的不同課程。小學課程以人工智能在人機交互方面的應用為主,而中學課程除了機器原理,還會有編程等更為復雜的內容。
楓林街道服務辦的負責人表示,作為徐匯區第一家引入科大訊飛人工智能課程的“生活盒子”,主要是在前期的意見征詢中,有很多家長和小朋友,對機器人、編程之類的課程很感興趣。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街道最終從列表中選擇了“點擊量”最高的這些服務內容。
(資料圖片)
五樓還集中了很多兒童服務功能,其中包括開放式娛樂閱讀區、未成年人保護站、寶寶屋、自習室、兒童繪圖課堂、母嬰室等功能模塊,未來將逐步開展早育托育服務、低齡主題活動、青少年心理咨詢、晚托自習等服務。
天龍片區的老齡化程度大約40%,新開的生活盒子,服務范圍將輻射整個天龍片區,惠及2萬多居民。這里不僅提供助餐、文體、美發、居家養老展示樣板間等基礎項目,還增設助浴、照護、養生理療、便民洗衣、輔具租賃、長者專屬健身區、社區攝影室等有助于提升老人生活品質的特色服務模塊。
食堂是整個中心里老人們最關心的部分。位于一樓的社區食堂,供應早中晚三餐,并推出了60歲-69歲居民辦卡享受9折優惠、70周歲以上居民辦卡享受8.5折優惠的政策。記者在現場看到,11點不到,食堂的取餐區域已經都擺好了新鮮烹飪的菜肴:2至5元一份的素菜,8-16元一份葷菜。邊上的港式燒味專柜,燒鴨、叉燒、豉油雞統統14元一份。在大門口,還有一臺面食自助點餐機,豬肝面、紅燒大排面、雪菜肉絲面等,品種非常豐富。
在細節設計上,中心也充分進行了適老化改造,設置了“監控+防跌倒系統”、防滑地面、扶手、防抖餐具、拐杖友好裝置等,讓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型的老年群體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適宜的一角。
“五宜”精品路線
為全面推進徐匯區提出的“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 15 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楓林街道在今天的儀式上,推出了楓林街道“15分社區生活圈”精品線路。每一條路線都隱藏著精細,每一處盒子都蘊含著期待。精品路線里面裝著生活的“萬花筒”,既有滋養生活的“小美好”,又有接地氣的“煙火氣”,放眼望去,“健康楓林、活力徐匯”的美好生活畫卷正徐徐展開。
宜居點位——天龍生活盒子。生活盒子上下共五層,配備社區食堂、康養、文體、公共服務等基本功能,致力于打造全人群便捷、多彩、溫暖的一站式生活服務中心。
宜游點位——宛平劇院。宛平劇院位置得天獨厚,與周邊星羅棋布的上海京劇院、昆劇團、滬劇院等形成了傳統戲曲藝術片區。
宜養點位——東安公園。這是一座以竹為主題的江南庭園式公園,空間布局自然、簡潔,洞門、漏窗、游廊相連,曲折幽深,環境優雅。
宜業點位——楓林國際產業園區。該園區是徐匯區打造生命健康產業集聚的地標性建筑集群,是上海市健康服務業布局中唯一的市中心園區,也是上海市服務業創新發展示范區。
宜學點位——上海鐘表文化科普館。這是一座融展示藝術、教育培訓于一身的專業科普館,集中展示了從古至今的鐘表文化變遷,不斷傳遞著鐘表文化的魅力。
(文章來源:東方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