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9月1日上午,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的一場對談引人注目——前微軟執行總裁沈向洋對話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
他們聊了什么是世界一流的數學,數學的發展如何影響人工智能的出現,人工智能對數學的發展又有什么幫助等宏觀問題,丘成桐也具體介紹了歸國后在清華大學培養中國新一代的數學人才的思路辦法。
“實際上數學往往能夠影響幾十年以后學問的發展。”丘成桐說道,世界一流的數學,一定要能夠看到這些學問的前景,同時覆蓋面要很大。“我們數學家要畫一個很大的圖畫,包含了物質世界、銀河系甚至宇宙中種種不同的現象。普通的數學家能夠做的就是一個個小問題,一點一線。但是一流的數學(家)看到不止一點一線,是一大塊。”
如人工智能的先驅阿蘭·圖靈、馮·諾伊曼,實際上都是數學家。“他們從數理邏輯開始,慢慢向計算方面研究,引進很多重要的觀念,包括圖靈測試等等。”丘成桐也談到數學中的博弈論在此后對計算機、經濟領域的種種影響。
那么對于人工智能對數學發展的幫助,丘成桐也提出了兩個非常具體的期待。一個是讓人工智能幫忙看看幾千頁的數學證明有沒有缺憾之處,另一個則是希望AI能解讀200年前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的文章。
過去300年來全世界數學產生了不少重要的命題,丘成桐以歐拉舉例,“像歐拉,他寫了1000篇文章,真正我們了解的只有大概100多篇,但我們曉得歐拉基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有很重要的開場性的看法,而我們現代人只了解他的小部分。”那么人工智能可以起到什么幫助呢?
歐拉很多著作都是拉丁文寫的,高斯、黎曼很多著作是用德語寫的,丘成桐認為,“人工智如果能幫忙歷史上最重要的文章系統地消化,就可以幫助數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文章。”
對于目前在清華大學的工作,丘成桐介紹,目前正在努力培養中國下一輩的數學人才,希望他們對數學這個學科產生真正的興趣,對于創造新的科學有濃厚的推動力。“我希望在國內能夠從很小的孩子開始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同時要避開他們為考試來努力的習慣,希望他們對數學產生真正的興趣。”
除了興趣出發以外,丘成桐還提到文化。“我想歷史上的大數學家或大科學家,他們都產生在一個文化深厚的環境。不單是科學,還需要文學、社會學、歷史學,所以我培養我們的學生,我希望他們在文學歷史種種不同的觀念里吸收精華,讓他們能夠向前走。尤其歷史,所以我帶著他們去了西安,看了漢唐,秦朝的歷史,也去了安陽看殷商的文化。我們有5000年的歷史值得驕傲。”
標簽: 數學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