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8月31日,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會正式對外開放。近年來,人工智能如何實現與產業、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為政策制定者、科研機構和產業從業者等需要探索的熱門議題。今年的展會上,人工智能技術融入產業發展、服務實體經濟成為一大看點。南都記者注意到,在“數實融合”背景下,螞蟻集團展區展出了AI技術走進田間、小店和工廠,與農業、制造業、文創等行業結合的案例,據了解,這些實踐應用已服務數百萬的小微實體。
其中,網商銀行“大山雀”系統在業內首次將衛星遙感技術應用于農村金融領域,服務超過60萬種植大戶;“百靈”系統在業內首次探索人機互動信貸技術,半年內幫助超過200萬小微經營者提升額度;數字版權保護平臺“鵲鑿”則依托區塊鏈和AI技術,服務了超過百萬創作者……
“AI是螞蟻集團技術戰略的重要組成,安全、綠色、融合是螞蟻發展人工智能的初心,”螞蟻集團副總裁、人工智能技術負責人王志榮表示,“我們不僅要持續探索AI相關的前沿技術,也要夯實AI和安全科技、區塊鏈等技術融合,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p>
據螞蟻集團工作人員介紹,網商銀行推出的“大山雀”系統,可識別作物的種植面積、種類和長勢,并結合農戶對耕地的自證、政府機構登記的土地流轉數據,以及氣候、地理位置、行業景氣度等情況,利用幾十個風控模型預估產量和產值,為農戶提供信貸額度和合理的還款周期。
近期上線的 “百靈”智能交互式風控系統,實現了對小微經營者的資產、行業、經營狀況、資金需求等更精準的理解和評估,從而為其提供更匹配的信貸服務。該系統支持包含合同、發票、營業執照在內的26種憑證,以及工程車輛、店面門頭、貨架商品等超過400種細粒度物體的識別,準確率達到95%以上。
為保護小微創作者,螞蟻集團通過AI技術+區塊鏈的結合打造的“鵲鑿”平臺,提供了好用不貴的版權保護選擇??蔀樵瓌撜呋騼热萆a機構提供權益存證、全網監測、鏈上取證等一站式版權保護解決方案,幫助權利人低成本自我保護。2021年4月,“鵲鑿”進行了升級,服務價格門檻低至1元,惠及更多的普通原創者。如今,“鵲鑿”已累計服務超過百萬創作者,保護內容8000多萬件。此外,螞蟻鏈版權AI計算引擎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對相似內容的自動識別和判斷,對于切條、搬運、混剪等視頻侵權行為的識別成功率接近99%。通過連接區塊鏈技術,為創作者提供存證取證、侵權監測等一站式版權服務。
王志榮表示,當AI走入田間和工廠,和產業發生了更緊密的關聯之后,和廣大的小微實體產生了緊密的鏈接,讓小微的價值被量化、被看見、被認可。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