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國際高能物理學界高度關注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又有新進展。“我們已經基本完成了CEPC的《技術設計報告》,今年將進行國際評審。”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院士日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
CEPC是2012年中國科學家提出的關于未來高能對撞機的設想方案。科學家們希望用它研究希格斯粒子、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質丟失等一些未解的關鍵科學問題和新的物理規律,并尋找暗物質及其他新粒子。
2018年,CEPC的《概念設計報告》正式發布。按照概念設計,CEPC將是一個建在地下50—100米處的周長100公里的“大環”。
“在CEPC預研項目支持下,我們攻克了超導高頻腔、增強器極弱磁鐵、真空鍍膜、數字束流測量與控制設備等多項關鍵技術難關,并研制出相關樣機。而且超導高頻腔達到了國際最好水平。”王貽芳說,超導高頻腔可以通過極高的能量效率給帶電粒子加速,相當于現代粒子加速器的“發動機”。
王貽芳介紹:“我們研制的超導高頻腔的樣機,技術指標絕對是國際領先的,為我國建設國際領先的高重頻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和未來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機提供了技術和設備保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