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觀念中,批發市場價格實惠,但是商品并不時尚。四川成都的荷花池市場,是我國西部赫赫有名的老批發市場,隨著商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地加大,這個老批發市場,正在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時尚步伐,變換著自己的商業模式。
沒有最全,只有更全
全球最大面料數據交易平臺建成
成都市金牛區的荷花池商貿市場,是全國十大批發市場之一。
設計師楊成成做了十年旗袍,他之前工作都在上海和北京,兩年前選擇回到家鄉成都創業,原因就在于現在的荷花池市場有了一個高級服裝定制中心。
楊成成入駐的高級定制中心在荷花池商圈顯得猶為特別,它由成都鐵路運輸學校教學樓改造而來,70年房齡的老建筑既保留了歷史原有的韻味,同時52名設計師的新入駐,又讓這幢建筑煥發出時尚的活力。
32歲的周若珵,畢業于意大利馬蘭歐尼設計學院。從2016年開始自創品牌,是最早一批入駐這個高級定制中心的新銳設計師之一。她的品牌主打簡約高級風格,受到了很多明星的喜愛,還和一些高端影視公司達成合作,為參演明星設計定制服裝。
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們從全國匯聚到了荷花池,除了真金白銀的優惠和補助,還有這里完整的配套。面料的充足供應從來就是這個市場的傳統強項,直到今天,這里依然是我國西部最大的服裝面輔料、家用紡織品專業批發市場。
傳統的批發市場存在找料、調貨等時間差,如今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高定中心的FDC面料圖書館有3000多平方米,擁有全球1400萬個現貨料樣,為設計師、以及商家和服裝學院的學生提供了一個看樣選樣的場地。
在面料圖書館,每個料樣卡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只要用手機一掃上面的二維碼,面料產地、生產商、經銷商、尺寸、價格、到貨時間等等都能一目了然,真正實現“一秒聯網、全球找布”。
買全球,賣全球,老批發市場變身超千億級產業高地
荷花池市場毗鄰成都火車北站,上世紀70年代末從沿街叫賣的商販開始發展,成為年交易額近百億元、雄居全國綜合性貿易市場第七的綜合批發市場。當時成都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要想富,荷花池市場弄商鋪”。
但是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后,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和電商批發的沖擊,荷花池傳統二級批發市場的商業模式,也開始逐漸顯現疲態。
不調整,就會出局,荷花池批發市場在全國綜合市場的排名不斷下滑。與此同時,市場的人流量大、街道狹小、治安難度大、安全隱患等問題突出,這些問題成為了城市管理者的一塊心病。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荷花池街道副主任林彬
當時的荷花池批發市場,雖然被四川省、成都市兩級政府部門多次掛牌督查整治,但因客觀條件限制,無法徹底改變“臟亂差”的狀況,社會上甚至一度出現“這種產業到底還要不要”的質疑。這個經營了三十多年的老批發市場,到底能不能改?怎么改?商戶們愿不愿意改?這些都成了擺在金牛區政府面前最迫切的難題。
在荷花池市場的整體改造方案中,計劃把只有4米的道路拓寬到10至15米,通信線路全部埋進地下,同時新建地下停車場,這樣的配套改造大大提升了經營環境,大多數商戶喜聞樂見。
2015年,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八個傳統批發市場改造方案出臺。根據這個方案,整個荷花池市場當時的1.8萬戶商戶中,需要歇業的商戶就超過了3600戶,其中的荷花池老中心批發市場更是需要徹底拆除重建。
荷花池批發市場商家李斗
市場要部分關閉,勢必會影響客流量,也有的人不看好關閉改造,是因為誰也不知道未來究竟會怎樣。針對商戶的疑慮,金牛區政府積極做好商戶的思想工作,制定出最有利于他們的回遷政策。
經過五年的改造和提檔升級,荷花池市場煥然一新。
良好的軟硬件環境,使原先歇業的3600多家商戶有80%選擇了回歸。整個荷花池的企業數也從2015年改造前的14000多家增加到了現在的16000多家,在享受到政策優惠的同時,新環境也讓老批發商們打算嘗試更新潮的生意經。
政府部門意識到,要重新擦亮荷花池的金字招牌,實現荷花池市場的華麗轉型,無論是市場運營,還是品牌打造,都必須委托專業的團隊。
王小燦,北京服裝學院培訓中心時尚設計研究院院長。2019年,當荷花池市場準備開始改造時,王院長就作為設計師被金牛區政府專門請到了荷花池,助力將這個老批發市場升級成為一個買全球、賣全球的原創基地。
北京服裝學院培訓中心時尚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小燦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王小燦團隊規劃的產業生態圈正在成為現實,隨著原創力量的集聚,唐國斌和李斗兩位老批發商都有了自己的服裝品牌。
星空秀場是荷花池商圈專門打造的最新產品發布平臺和展銷平臺,它的面積超1500平米,有5大功能區和160平米環屏,是整個西部地區配置最高的多功能秀場。
僅2021年,荷花池的星空秀場就承辦了中國漢服設計大賽、亞洲國際童裝節等20多場時尚活動。
荷花池的時尚版圖正在不斷擴大。2021年10月,荷花池全新打造的“池上錦”文化街區正式開街。該街區占地面積30畝,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引進了20個知名漢服品牌,還引入了漢文化研究中心,將中國漢唐的川西建筑與現代商業時代風格相融合,將“重現漢唐、盛世華章”的新消費場景重現。
據《2020一季度中國漢服市場運行狀況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漢服愛好者達到356.1萬人,連續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而目前,成都擁有漢服商家104家,位居擁有漢服商家數量城市排行榜榜首,漢服,逐漸成為成都的另一張新名片。
經過新的功能劃分和時尚定位,荷花池市場已經由“老產業”煥發出“新活力”,一個超千億級的服飾時尚產業聚集高地已在成都初步顯現。
【半小時觀察】傳統商業轉型向創新要動力
從靠“土特產”打天下,到打造時尚“原創基地”,從“要想富,荷花池市場弄商鋪”到“一秒聯網、全球找布”,荷花池市場的變遷,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國內傳統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消費升級、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給傳統商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要想擺脫困境,傳統市場必須要不斷開辟新業態,做寬做長產業鏈,形成新供給,才能誕生新利潤。
文字上的道理,大家都熟悉,但站在鮮活的轉型案例面前,向創新要動力這句話,似乎更有說服力,更有榜樣的力量,創新求變,老市場一樣會找到市場的新藍海。
(文章來源:央視財經)
標簽: 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