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通過了由蒙古國申請提出、國際組織共同推動的決議,宣布2026年為“國際草原與牧民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Rangelands and Pastoralists,IYRP),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負責推動計劃的實施和落實。該倡議得到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102個國家以及303個國際組織的一致支持,這是國際牧民聯盟運動的里程碑事件。
據了解,地球表面約一半的陸地面積被草原所覆蓋,是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維系著世界各地數億牧民的生計,對于全球營養和糧食安全貢獻巨大,但目前正面臨瀕危威脅。“國際草原與牧民年”旨在提高全球范圍內對健康草原和可持續草牧業利益貢獻和知識創新方面的認識,同時倡導加強畜牧管理部門的執行力,并增加對這些部門的投資,最終實現草原的永續利用。
“林草興則生態興。”我國是草原資源大國,草原在生態保護、綠色高質量發展、碳中和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據中國草學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國際草原與牧民年”對于國內提高草原對糧食安全、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等重要性的認識,抓住草原和草牧業發展新機遇,努力進行知識創新,促進實現草牧業全面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中國草學會在計劃推出一系列活動,如建議相關部門在內蒙古、河北等地建立示范縣(區)、實體樣板和示范點,籌劃2024-2025年圍繞主題召開一系列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等,全力助推國際草原與牧民年的成功舉行,展示我國重視草原保護的現況和發展成果,擴大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國際影響。
(文章來源:中國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