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復旦碳價指數顯示,8月各類CCER價格指數走勢出現了分化,其中僅北京和上海碳市場履約使用CCER 8月價格指數持續上漲,全國和廣州碳市場履約使用的CCER各項價格指數均較上月有小幅度下跌。
以買入價格預期為例,全國碳市場履約使用CCER買入價格預期為60.13元/噸,北京和上海碳市場履約使用的CCER買入價格預期為66.75元/噸,8月廣州碳市場履約使用的CCER買入價格預期為66.20元/噸,8月其他試點碳市場履約使用的CCER買入價格預期為55.10元/噸。
【資料圖】
研究中心表示,8月市場對CCER價格預期可能受到CCER項目重啟信號的影響,項目重啟將產生新的供給,緩解當前CCER供不應求的局面,由此帶來了8月部分市場CCER價格漲勢趨緩的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復旦碳價指數顯示,市場預期2022年8月全國碳市場上CCER的價格仍然超過了2022年8月CEA的價格,但低于2022年12月遠期CEA價格。據悉,2022年8月的全國碳排放配額(CEA)的買入價格預期為58.03元/噸。
在研究中心看來,此舉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市場預期CEA未來價格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控排企業為了提前鎖定履約成本、投資機構逢低入場等增加市場對CCER需求;二是國際減排目標收緊,國際市場對我國CCER需求增加,也推動了價格上漲,導致8月市場對CCER的價格預期高于對CEA的價格預期。
今年7月份,全國碳市場CEA價格在55-60元/噸區間內震蕩,區間下限較上月有所下移,價格波動幅度明顯增大。具體為,7月初,隨著用電高峰到來,多省電網電力負荷創下歷史新高,市場配額需求增加,全國碳市場上價格被推高。隨后兩周內,在市場交易中,碳價圍繞著58元/噸小幅震蕩,并于7月13日到達本月最高點——59.1元/噸。7月14日起,CEA價格波動區間整體下移,收盤價基本在57-58元/噸區間內波動。
研究中心表示,價格整體下移的原因主要在于,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將加快建設,市場預期CEA緊缺的局面將緩解,CEA價格下降。7月1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建立完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釋放出CCER項目重啟的信號,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壓低CEA的價格。
關于全國碳市場7月價格整體波動有所加大,研究中心方面指出,這主要是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一是近期電價上漲,配額需求增加;二是第二個履約期重點排放企業名單以及各項相關政策尚未出臺,參與者觀望和惜售較為明顯;三是國際碳市場7月也呈震蕩和小幅下跌態勢,對國內碳市場有傳導效應。然而,這些因素雖然帶來了碳價短期波動,但無法突破波動區間,未形成明顯的上漲或下跌趨勢。
全球碳市場方面,今年7月,在全球4個主要碳市場中,歐盟、英國和新西蘭碳市場的價格較6月均出現小幅下跌,而韓國碳市場扭轉前兩月大幅下跌的態勢,碳價整體回升力度較大。
在研究中心看來,歐盟和英國兩個碳市場的價格波動,主要是受能源危機加劇以及節約天然氣計劃等,“歐洲國家短期內解決能源危機的可能性較小,碳價或將持續受到沖擊。”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