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銀川3月13日電(記者于晶)3月13日,走進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凱盛(銀川)現代智慧農業產業園內,一排排紅綠相間的西紅柿掛滿枝頭,身著統一工裝的工人們站在軌道車上穿梭其間,正在采摘成熟的番茄。
據了解,該產業園是寧夏布局的首個半封閉智慧溫室農業項目。與普通的長到一米五六高的番茄不同,這里栽種的品種為“桃太郎”番茄,是一種無限生長型番茄。“傳統的西紅柿品種能結5~6盤果,‘桃太郎’品種則可以結30幾盤果,植株高達15~18米,植株生長12個月,采摘期可達10個月。”基地負責人介紹。
行走在溫室里,科技感十足,這里完全看不到傳統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景象。每株作物無土栽培,采取有機質營養缽栽培,不易感染土壤傳染病菌。無人運輸車沿著特定軌道在作業區域穿梭;一排排風機通過電腦控制旋轉,及時通風保持恒溫;通風管里根據作物所需,定量輸入二氧化碳……
“抬頭看,溫室上方有兩層幕簾,一層遮陽,一層保溫。頂部安裝有太陽能傳感器,可根據天氣和光線變化自動調節幕布,控制光照。”基地負責人說,“番茄是喜光作物,它對光照的需求非常大。我們會在環控電腦中設定光照強度上限,當超過該光照強度,電腦自動給幕簾系統信號,讓幕簾鋪展開,起到遮光的作用。”
同時,智慧玻璃溫室使用的是超白減返無影玻璃,透光率高達91.5%,光線透過玻璃被均勻地散射到番茄的每一個部位,保證了番茄光照。不僅如此,整個溫室鋪的是白色地布,使番茄底部也可以均勻接受到陽光,更好地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升了產量。
除此之外,相對于傳統溫室,這個智慧玻璃溫室的最大特點是能對溫室內小氣候實現智能化自動控制,通過環境自動化控制系統對溫度、光照、水、二氧化碳、肥料都進行一體化高效綜合管控,讓番茄也擁有“私人定制”的營養師,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
這里不僅集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高新科技為一體,使農業從資源束縛中解脫出來,也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整個廠區環境干凈整潔無污染,工廠里配備帶風扇升降車,工人爬高上梯都由機器控制,工作強度大幅度降低。“我們所有的基層管理人員、基層工人都來自閩寧鎮。通過專業技能培訓,讓他們掌握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讓附近的農民變身為產業工人,在家門口圓了‘上班夢’。”基地負責人說。(完)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