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孫忠)中誠信國際董事長閆衍15日在“第二屆中誠信投資者服務大會”上表示,2021年以來,在五部委《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簡稱《通知》)等政策指導下,中國評級行業進入轉型發展期。各評級機構著力變革評級理念,優化評級方法,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閆衍表示,目前中國評級方法體系有所改進。一方面,各評級機構陸續優化更新200余項評級方法,并在評級報告中同時披露個體信用實力評級結果(BCA)和外部支持提升子級數,評級信息透明度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將個體信用實力評價和外部支持評價進行明確切割,增強個體信用實力評級結果區分度。截至2023年1月末,已有近九成發行人披露個體信用狀況。同時,中國評級業評級預警能力有所提升。
數據顯示,自2022年8月《通知》正式實施以來,僅發生1次評級大幅下調情況,評級機構普遍以下調1至2個子級的小幅調整進行風險預警。
種種跡象顯示,本土評級機構國際業務也在不斷拓展。在監管政策的支持下,2022年中資評級機構全年新增境外客戶數量快速增長,中資美元債市場可以看到更多境外中資評級機構的身影。監管部門加大對評級質量和作業流程的問詢、檢查力度,對評級機構提高評級質量、提升執業規范性形成較強約束力,有力推動評級行業健康規范發展。
閆衍認為,未來中國評級機構仍將堅持以投資者服務為本,著力提升評級質量,更好發揮風險揭示及預警功能,提升債券市場服務能力。
據悉,中誠信國際未來將結合2022年修訂的新版評級方法執行后的評級質量檢驗結果,以及評級指標穩定性、模型適用性、級別分布情況等,持續優化評級方法體系。同時,中誠信國際將聯合和逸科技還推出基于“違約概率測度”的信用風險評估方法——QE評級,向市場提供穩定、可靠、統一且具有良好違約預測效果的信評等級與違約概率映射標準,從而為投資機構的信用風險管理、投資組合風險量化、動態投資決策和降低財務風險等提供穩定、可靠的有力支持。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