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12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透露,通州院區已于4月11日上午正式啟用“日間化療門診”。腫瘤患者可以選擇白天在這里完成化學藥物治療(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輸液治療,完成治療后當天即可回家過“正常人的生活”。設立日間化療門診,是腫瘤治療模式轉變大趨勢,不僅能夠提高診療效率,還可以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緩解陪護壓力。
北大人民醫院優勢學科全面入駐通州院區,住院患者明顯增多,腫瘤病房甚至出現“一床難求”的現象。一些靶向藥物、免疫治療等新型方式的安全性更高,對生活質量影響小,通常無須預處理,加之輸液時間短、不良反應輕,非常適宜日間化療模式。北大人民醫院院長、肺部腫瘤專家王俊院士表示,通州院區建立日間化療區,是設身處地解決患者的就醫問題,日間化療區配備了經驗豐富的醫護團隊,能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和安全的救治。
北大人民醫院“日間化療區”位于通州院區門診二層,在抽血室東側開設一個獨立病區,內設5個輸液室46個輸液椅位,配有分診臺、處置室、搶救室、醫護工作站、污物間等房間,并按病房安全管理要求,設置患者、醫務人員專用通道。日間化療區護理負責人趙虹介紹,輸液室配備的輸液沙發椅,能伸展、可平躺,減少患者輸液時的不適,并在墻邊安裝標注床號的儲物柜,方便存放物品;病區還配備開水間、衛生間和家屬等候區,盡量讓患者和家屬便捷舒適。
腫瘤患者往往治療周期長、體質較弱、心理壓力大,充分休息、合理飲食、輕松氛圍、溫馨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支持因素。“日間化療”是國際上認可的人性化醫療服務模式,腫瘤患者以“白天住院治療,晚上回家靜養”的方式,輕松完成短程化療。這種“短、平、快”的就醫模式,也正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醫學-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的具體體現。
“來這里治療的患者,通常病情穩定、白細胞正常、手術前后需要輔助化療。醫保患者還可以享受相關政策報銷。”日間化療區醫療負責人燕翔介紹,日間全程管理模式是對傳統住院腫瘤治療的補充,為周邊京津冀地區患者在家門口提供和西直門院區同質醫療服務,可自理的腫瘤患者完成病情評估、預約住院、入院指導、知情同意等之后,將獲得專業醫護團隊的規范治療。燕翔表示,日間化療區將向全院開放收治患者,胸外科、胃腸外科、骨腫瘤科、乳腺外科、血液科、肝膽外科、婦科、放療科等科室已有序入駐。
(文章來源:新京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