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證券時報網訊,據深圳發布,近年來,深圳不斷深化改革,大力推進一系列重大交易平臺建設。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正式運營,交易額超40億元;深圳數據交易所、深交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掛牌運作;大豆離岸現貨交易平臺、國際珠寶玉石綜合貿易平臺上線運行……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簡稱“聯交中心”)交易額794億元,增長1.4倍。
據介紹,聯交中心是由香港交易所集團與深圳前海金控于2017年共同發起設立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從誕生之初便承載著“打造國家級現貨平臺,建設全球大宗商品人民幣定價中心”的重要使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建成服務境內外客戶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探索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
聯交中心自2018年10月19日正式上線運營以來,在4年時間里陸續推出鋁、銅、天然氣、水泥、大豆等5個大類9個品種,建成全國性商品現貨交易交割體系,34個指定交收倉庫基本覆蓋國內主要產業聚集地、消費地和港口集散地。
目前,聯交中心已形成在岸與離岸市場的雙輪驅動格局。聯交中心已上市大豆交易品種,組織開展進口大豆離岸現貨交易。境內大豆產業鏈供應鏈相關市場主體可通過聯交中心開展大豆進口業務,并辦理相關進口手續。
不僅是大豆,聯交中心還將在天然氣、原油等品種尋求突破,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達到大宗商品跨境貿易年人民幣結算量5000億元,不斷擴大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定價影響力。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