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寧夏畜牧業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寧夏碳達峰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8月14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寧夏研究院采取“線上+線下”形式召開結題項目驗收會,8個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其中,“寧夏中部干旱帶光伏+生態+畜牧綜合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立足寧夏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戰略定位,分析了寧夏光伏發展現狀及趨勢與草原保護協同提升制約因素,厘清了光伏電站建設期與氣溫、濕度等環境條件之間的關系,總結出光伏電站運營期土壤質量提升、促進植被生長、對區域昆蟲多樣性和植物病害影響不明顯、局部光伏板內可適度放牧的科學規律,提出了開展季節性適度放牧、發揮生態效益、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適時調整生態紅線、擴大光伏面積等政策建議,最后通過綜合研判提出了寧夏“光伏+”創新融合應用的有關政策建議。
“寧夏交通運輸綠色發展路徑與戰略研究”項目提出了寧夏全環節綠色交通構成及寧夏綠色交通評價指標體系,聚焦“交旅融合”和“綠色物流”,探索提出“交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策略、路徑和方法,對寧夏交通高質量發展和發揮交通的先行引領作用具有一定決策參考意義。
“寧夏大數據產業發展框架研究”“寧夏大數據產業發展策略與規劃研究”兩個項目深入分析了寧夏大數據產業的總體現狀和存在問題,從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發展路徑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針對性的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建議和規劃方案,為大數據產業的科學布局和系統規劃提供了決策參考。
中國工程院趙憲庚、蘇義腦、顧大釗、曹湘洪、李天來、馬玉山6位院士線上出席會議。與會院士和專家認為,項目研究立足寧夏“六新六特六優”產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厘清了現狀,指出了問題,凝練了對策措施與政策建議,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決策咨詢價值。
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寧夏研究院是中國工程院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于2018年合作共建的高端智庫平臺,截至目前,立項6批53個重大重點戰略咨詢研究項目,形成的多種戰略咨詢研究成果已成為支撐當地科學決策的重要力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