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新疆阿拉爾8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核心區,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本底及利用情況、存在問題與未來趨勢等一直備受關注。正在推進的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新疆科考)任務中,就專門設置“塔里木河流域產/需水要素變化與水安全格局調查”項目及相關水資源課題,開展針對性調查和科學研究。
第三次新疆科考為何設置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專項?其科考調研工作如何開展?最新取得哪些進展和成果?后續有何規劃安排?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第三次新疆科考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項目負責人段偉利近日在塔里木河干流源頭——新疆阿拉爾市肖夾克接受記者采訪,對這些話題進行深度剖析和全面解讀。
為何設置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科考專項?
段偉利研究員介紹說,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包含阿克蘇河、喀什噶爾河、葉爾羌河、和田河、開都-孔雀河、迪那河、渭干-庫車河、克里雅河、車爾臣河等九大水系144條河流,干流(從肖夾克三源匯流處到臺特瑪湖)長1321千米,是全球典型和中國最大的內陸河流域(流域面積102萬平方千米)、最長的內陸河,也是南疆五地州市1200余萬人口的“母親河”。
作為山地-綠洲-荒漠復合生態系統,塔里木河流域降水稀少且蒸發強烈,2020年,塔里木河流域南疆區域水資源總量420.69億方,水源主要由高山區冰川積雪融水、中山帶森林降水和低山帶基巖裂隙水組成,冰川融水是和田河、葉爾羌河、阿克蘇河等源流河川徑流的重要水源。
段偉利指出,水資源是塔里木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命脈與主導制約因素,塔里木河流域面臨的水安全問題主要是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加劇了水資源不確定性與供需矛盾,成為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同時,塔里木河流域當前水資源監測與數據也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監測站點較少,尤其是高海拔地區;水文站點分布在九大支流和塔河干流,其他支流較少;高寒區冰川積雪凍土評估不確定性大等。塔里木河流域現有數據資料與成果難以滿足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布局的水資源安全需求。因此,第三次新疆科考專門設置塔里木河流域水資調查專項,以建立該流域近30年水資源基礎數據、闡明流域水資源變化及未來預估的變化格局,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和水資源優化、高效利用,以及服務當地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支持。
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科考聚焦哪些內容?
段偉利認為,基于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科考的迫切性和特殊性,其科考內容主要聚焦解決產水、耗水和需水評估等核心問題:一是產水,山區來水不確定性;二是耗水,農業用水超90%;三是需水,生態用水合理評估;四是流域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未來利用戰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