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湖南省資興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該市5G智慧漁業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分析、項目土地紅線測量、項目總體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全部圓滿完成,已正式進入項目立項、土地流轉簽約、土地平整階段。項目建成后,可直接帶動傳統東江魚養殖向工廠化養殖轉型發展。
東江魚產業是資興市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和東江庫區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納入了湖南省“一縣一特”主導特色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和《湖南省“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湘中湘南水產品優勢片。近年來,為認真落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漁令”,并守護好東江湖這湖碧水,資興市在實行全市天然水域十年禁漁的基礎上,將東江湖水域42萬余平方米養殖網箱全部“清零”。禁捕禁養后,如何保障東江魚產業持續發展,退水上岸漁民如何轉產轉業,成為了當地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2021年,資興市按照國家漁業“十三五”規劃中關于“漁業增產、漁民增收、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漁業,構建漁業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和諧關系,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關要求,啟動了總投資4.2億元的5G智慧漁業產業園項目建設。該項目位于資興市東江街道雙溪村,共分三期分步進行開發,包括工廠化循環水冷水魚養殖區、工廠化水產品物流區、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區,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運作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養殖設備工藝和生產經營模式,帶動資興市全市漁業企業和養殖戶逐步向現代漁業轉變,打造東江魚深加工和漁旅融合發展,助推資興市東江魚百億產業快速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豐收。
“各級各部門都很重視,項目進展也很順利,我們有信心在年底前建設好項目一期。”資興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說,“該項目作為漁民轉產轉業示范基地,建成后預計每立方米水體可年產虹鱒等名優冷水魚60斤以上,年產值近2000萬元,不僅能為東江魚加工產業提供優質原料魚,也能有效帶動退捕退養漁民上岸發展水產業。”
作者:廖智慧彭正寧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楊娟
(文章來源:中國農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