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為新時代文旅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全國人大代表、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拈花灣文旅”)董事長吳國平表示。
今年全國兩會,吳國平提出了關于加快培育文旅行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等多條建議。
近年來,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已在文旅高質量發展和助推旅游業復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字化技術也廣泛應用于文旅場景、產品研發、經營服務過程中,促使旅游業逐步從風景向場景、從觀光向沉浸、從傳統向現代轉變。吳國平說,這既是文旅企業推動數字化改革,加強科技創新與應用的實踐探索,也為文旅企業強化自主研發和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向“專精特新”升級轉型奠定基礎。
吳國平介紹,他在走訪調研中發現,目前對“專精特新”企業的釋義,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對標上述產業,文化旅游業培育孵化“專精特新”企業少有相應的政策指引。
吳國平對記者表示,建議有關部門根據文旅類企業特點,研究出臺針對文旅類企業“專精特新”的評審方案,助推文旅類企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文旅類企業向“專精特新”企業轉型,支持企業設立研發機構。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相較于制造業“專精特新”人才,文旅類更側重于創意、美學等多個維度。吳國平建議,出臺文旅類“專精特新”人才評定管理辦法,在人才的引、育、留、用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此外,吳國平還建議,為初創、成長、成熟等各階段文旅類準“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專精特新”文旅企業融資上市,培育行業龍頭,打造行業標桿。
“與文化息息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要重視。建議進一步加大文旅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宣傳與引導,在全行業樹立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吳國平對記者說。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