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熟悉的場景都回來了,第10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再次于成都火熱開幕,吃不完的零食、品不完的美酒、逛不完的攤位……
一方面今年春季糖酒會規模創下歷史之最,40多個國家地區的6500余家企業踴躍參展,客商人數或突破30萬人;另一方面,2022年全國白酒規上企業產量671.2萬千升,創下近十年新低,規上企業數據近5年銳減四成。
【資料圖】
那么,糖酒會的熱鬧之后,中國白酒又將何去何從呢?
春糖規模創歷屆之最
自1955年創辦以來,全國糖酒會從最初的供應會發展到今天的食品行業“風向標”、酒類行業“晴雨表”,日益成為服務行業發展、推動交流合作共贏的重要平臺。
目前,全國糖酒會一年兩屆,分春、秋兩季舉行,春季糖酒會每年固定在成都舉辦,這是中國食品酒類行業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展覽會。按照傳統,在官方主辦的展覽館正式展會之前,成都各大酒店已經開始舉行各類展覽交易,被稱為糖酒會的“酒店展”。
4月7日,今年糖酒會先行啟動酒店展,乘坐成都地鐵一號線的人流開始激增,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及新會展中心附近的酒店開始爆滿,被各類大大小小的酒企和食品飲料占領。毫不夸張地說,每年糖酒會期間,就是成都最熱鬧的時刻。
成都的錦江賓館、岷山飯店、新華賓館、成都大酒店、西藏飯店等知名酒店則是酒店展的核心區域,尤其是今年的西藏飯店更是異常火爆,進入參會的人潮一浪一浪不停歇,甚至需要限流放行,才能緩解擁擠局面。
糖酒會的煙火氣息十足,滿眼的“人從眾”盛況,各種廣告海報、小卡片、手提袋應接不暇。
酒店展期間,成都核心主干道一眼望去盡是掛滿宣傳袋的行人,里面還塞了很多零食,這被戲稱為“沒有一個行人可以空手離開”、“免費零食吃不了‘兜’著走”。另外,還有各種裝扮和舉牌的廣告隊伍,這成為一道蔚為壯觀的街景。
4月12日,第108屆全國糖酒會正式在成都召開,首次實現成都市世紀城新會展中心和西博城兩個主要展覽場館面積滿用,展覽總面積32萬平方米,再度刷新全國糖酒會展覽規模紀錄。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前往會展中心主會展路上,光堵車就花費3小時車程,最后不得不棄車而去,通過共享單車+人工“11路”的方式到達成都世紀城新會展中心。在酒類會場,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杏花村、劍南春、華致酒行等全國各類千家大小酒企齊聚于此,為了吸引人潮,各家酒企各出奇招。美女模特是每家展臺標配,有cosplay穿越古今結合,更有機器狗智能導購……
據悉,本屆春季糖酒會是截至目前,今年全球食品和酒類行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40多個國家地區的6500余家企業踴躍參展,客商人數有望突破30萬人,規模創歷屆之最,對提振行業信心、消費信心意義重大。
消化庫存是首要任務
如此火爆的場景,既有后疫情時代的“報復性參會”,更是白酒行業形勢所迫。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釀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5427.5萬千升,同比增長0.8%。其中,全國釀酒行業規上企業1756家,其中虧損企業356個,企業虧損面為20.3%;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9509.0億元,同比增長9.1%;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491.5億元,同比增長27.4%;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45.4億元,同比下降7.8%。
進一步細分來看,2022年,全國白酒規上白酒企業963家,產量671.2萬千升,同比下降5.6%(近十年新低);完成銷售收入6626.5億元,增長9.6%;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201.7億元,增長29.4%;規上企業中虧損企業169個,企業虧損面為17.6%,累計虧損額18.8億元,同比下降15.7%。值得注意的是,規上企業數量持續下降,從2016年的1593家銳減到2022年的963家,5年時間,有近四成的白酒企業被市場邊緣化或者淘汰。
近日,中國酒業協會宋書玉公開表示,2022年,是酒業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一年,主要原因是由于消費場景的缺失,大大影響了酒類消費。三年疫情加速了市場洗牌,結構調整明顯,流通環節庫存壓力持續提升。受經濟下行影響,高端白酒的銷售呈現了一定壓力,市場負面情緒造成了資本市場的波動。目前,品類熱度進入調整期,渠道擴容,同樣進入調整期。
宋書玉強調,不可忽視白酒產業在長周期中積累的諸多問題也隨著經濟大環境影響而逐漸顯現,長期積累的外部和內部矛盾已經突破臨界點,雖然產業經濟指標仍保持增長,但正面臨著從宏觀政策到消費市場等多方面因素的疊加沖擊。
從產能看,“十三五”時期的白酒產能高峰1380萬千升,到今天的671萬千升,近十年時間的總產量不斷下降,說明產業存在產能過剩壓力,加之橫向競爭、健康消費觀念帶動的消費結構變化,使白酒產能未來仍有下行壓力。從地方經濟看,大部分白酒產區經濟單一性強,財政稅收壓力大,為了快速恢復經濟、增加收入,政府助推產能提升在所難免。
宋書玉認為,在產能方面,要切記不能只做加法。盤活存量產能,提升優質產能,淘汰低效產能,成為白酒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酒類基礎消費出現了群體轉移和結構性變化,消費信心恢復需要一定的周期。2023年年初,白酒消費水平反彈上揚的態勢明顯,后期是否具備持續消費動力值得期待,也值得深思。疫情三年白酒渠道擴容快速,新渠道消化能力不強,渠道競爭驟然升溫,消化庫存是2023年的首要任務。
緩增長、理性增長
據盛初咨詢調研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前(節前一個月)月終端白酒出貨同比下降31%,2023年春節后(節后一個月)月終端出貨額同比上升10%。
4月9日,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在酒業營銷趨勢高峰論壇上稱,現在消費場景大規模恢復,但是高端和次高端白酒恢復遠不及預期,中低端和中檔恢復比較好,短期就是這么一個趨勢。整體上看,酒業長期將進入一個銷量負增長、收入低增長或0增長,利潤低增長的“內卷時代”,并且很可能剛剛開始。
對此,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認為,這個觀點基本反映了一些市場的事實。從全國市場來看,中低端與中端消費屬于主流大眾宴席與朋聚市場等剛性場景,應該說隨著居民社交生活的恢復,整個經濟面的重新啟動使得這個細分市場都得到了不錯的修復。
但蔡學飛指出,高端與次高端市場主要依賴高端商務、禮品饋贈、品鑒與收藏拉動,在目前整體經濟環境風險依然較大的情況下,消費者對于相關酒類消費存在分歧,消費預期前景比較謹慎,加上之前過高的庫存積壓,實際上恢復得并不理想。另外,社會面的商務與投資活動不及預期,企業經營困難縮減相關采購開支可能也是導致高端與次高端恢復不理想的原因。
蔡學飛表示,去庫存是行業性問題,但是相對來說,考慮到中國龐大的消費基數,以及白酒在傳統熟人社交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這些高端品牌表現在商務社交、禮品市場具有剛需性,依然會是有比較優秀的市場表現。
從經濟指標看,白酒產業仍保持了較高的效益增長,名酒企業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當然,也應該看到這個趨勢,白酒市場份額向優質產區、名酒企業和名酒品牌不斷集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向頭部聚集的趨勢愈發明顯。產業集中度的上升是產業發展中的一個必然過程,它對應著企業規模效應的出現和龍頭企業品牌溢價的形成,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勁頭和趨勢明顯,同時區域品牌壓力持續增大。
疫情三年,2022年相比2019年,白酒產業銷售收入累計增長5%,利潤累計增長了71%。這兩個關鍵數字更具有階段性、周期性和代表性,也充分反映出中國白酒產業長周期特征。
從市場結構上看,消費下行、高端消費增長趨緩,這也推動龍頭企業對于腰部價格帶產品競爭參與度加大,在產業、企業全方位深度競爭的態勢下,產業將步入調整轉型期。宋書玉表示,種種跡象表明白酒產業已經開啟了新的調整、變革和轉型。如何破局,應對挑戰,主要還是看白酒產業的戰略調整能否及時到位。
但總體來講,宋書玉認為,白酒向好趨勢沒有改變。但是,產業矛盾積累需要緩解,發展不平衡需要緩沖,產業自身問題需要消化。2023年,白酒產業緩增長、理性增長是主要特征,產業結構將進一步集中,市場寬度競爭加劇。
任何企業經過規模化擴張之后,必然會進入集約式發展階段,產業集中度的上升是必然過程,它意味著企業規模效應度凸顯和龍頭企業品牌溢價的形成,家居、手機、汽車無不如此,白酒也不例外。市場普遍認為,酒行業可能會進入新的“三年調整期”,那么這其中又有哪些特點?
蔡學飛表示,第一是強者恒強,10億以上的企業會繼續做大,還沒做大的企業這幾年可能酒沒有機會了;
其次,持續分化、結構增長,全國100元以下市場不斷萎縮,199~300元、300~500元中高端市場會不斷擴容,8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會逐步放緩,企業身處哪個價格帶,可能也意味著企業有沒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第三是產區成為行業標準,未來大家喝酒可能第一句話就是“這酒是哪個產區出品”;
第四體驗經濟崛起,酒莊、酒道館成為企業標配的超級終端,兼具產品銷售、品質推廣與社群營銷等功能;
第五是電商渠道崛起,直播、視頻等互聯網模式加速發展,企業與個人直播間進入爆發期,各個酒類細分賽道涌現出更多像“拉菲哥”一樣的帶貨達人,從而重塑酒類銷售格局。
品牌酒企各顯神通
面對白酒行業當前發展形勢,曾從欽帶來了五糧液的應對方案和高質量發展路徑:首先要找定位,把握好“時”與“勢”,順應產業發展周期尋機遇;要找方向,把握好“穩”與“進”,跳出發展定勢謀突破,拓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空間;要找基點,把握好“個”與“眾”,打破發展邊界開新局,升級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維度。
“正如宋書玉理事長提到的,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品牌角度,無論從技藝傳承還是文化積累,無論從物質消費還是精神消費,都充分印證中國酒業是長周期產業。”曾從欽認為,白酒行業仍然處于以結構性繁榮為特征的新一輪長周期,結構性增長仍然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主基調,而這就是當前白酒行業的“時”與“勢”。
我國中等收入人口超過4億人,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這是白酒行業持續穩健增長、效益顯著提升的最大支撐。目前,高品質白酒產量仍然有限,難以匹配高端與次高端市場需求的快速擴容,“不缺酒、缺好酒”的供給矛盾和“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費觀念形成鮮明對比,白酒已進入品質消費時代,個性化、差異化、有特色的高品質白酒受到市場的持續歡迎。
今年糖酒會期間,“五糧液家有老酒”陳年五糧液全國巡展活動首站亮相成都,今年將持續落地全國更多重點市場。據悉,2013年至2018年,陳年酒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特別在2016-2017年陳年酒的市場規模漲幅高達85%;2018-2023年,陳年酒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2021年超過了千億規模。
瀘州老窖是跨界創新的先鋒,早于茅臺多年推出鐘薛高聯名冰淇淋,還跨界出過香水等產品。近年來,瀘州老窖強調品牌“突圍”,國窖1573系列站穩中國三大高端白酒陣營,相繼推出“黑蓋”和“高光”兩款光瓶酒。此外,瀘州老窖養生酒、高光、中式果釀酒、精釀啤酒、進口葡萄酒等創新產品持續培育,成為推動公司邁向年輕化、時尚化、國際化和健康化的生力軍。
糖酒會期間,瀘州老窖舉辦了為期五天的首屆“窖主節”,以線上線下互動形式傳遞美酒體驗、文化體驗和精神體驗。在消費升級時代背景下,瀘州老窖創新打造“窖主節”這一全新IP,正式發布了窖主權益,主要涵蓋尊享禮贈、品牌盛宴、生活尊享、購買特權等諸多特色內容,旨在為窖主們帶來專屬化的優惠、個性化的服務的消費體驗。
今年春糖,舍得酒業召開了2023年經銷商大會,聚集了2000余位來自全國的經銷商。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親臨現場,而此次大會參會人數則創下舍得酒業歷史新高,同時也是本屆春糖期間規模最大的名酒活動之一。
舍得酒業聯席董事長、總裁蒲吉洲表示,將堅持“老酒、多品牌矩陣、年輕化和國際化”戰略不動搖。會上,舍得酒業發布了千元價位段戰略新品“藏品·舍得10年”(售價1499元/瓶)。目前,舍得酒業旗下沱牌繼續向中低端白酒下沉,通過“舍得”+“沱牌”實現雙品牌雙輪驅動,布局濃香白酒的全價格段。
當前,舍得品牌產品線清晰,藏品舍得、智慧舍得、品味舍得、舍之道分別定位1000元+、600-800元、400-600元以及200元價格帶,水晶舍得等產品作為團購補充,并通過成立價格治理委員會進一步增強價格管控力。
川酒“六朵金花”之一,郎酒耗時14年時間,斥資逾百億元在赤水河岸打造了一座郎酒莊園,郎酒莊園占地10平方公里,坐落于赤水河左岸的醬酒黃金產區,釀造環境得天獨厚。目前,郎酒核心產品有青花郎、紅花郎、青云郎、紅運郎、郎牌特曲、小郎酒等產品。糖酒會期間,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表示,現在郎酒每年產醬酒已經達到6萬噸,存酒達到20萬噸,郎酒莊園也已經成為世界級莊園,2023年是郎酒經營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年,是騰飛前大準備的一年,郎酒明確公司“做強、做長、做大”長期追求,繼續超越200億,踏上郎酒新征程。
作為成都本土第一酒類品牌,水井坊核心產品為典藏大師版、井臺、臻釀八號等產品,同時也有官方定價1900元的超高端量產酒菁翠。借由糖酒會,水井坊打造的“白酒學坊”正式開始推廣,2023年將面向全國拓展。“白酒學坊”是水井坊面向消費者打造的、一場以“品鑒”形式為主的白酒美學體驗平臺,作為行業內第一家以數字交互式教學及白酒創新體驗互動的平臺。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