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南海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座談會在千燈湖創投特色小鎮舉行。區內銀行、保險、證券、期貨、公募基金、融資租賃(金融租賃)、股權投資機構等金融機構代表圍繞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南海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交流發言。
南海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勇,佛山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柳子赟,南海區委常委喬吉飛,廣東金融高新區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卓苑玲等領導參加了會議。
(資料圖)
金融業推動南海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王勇在聽取金融機構代表發言后,向與會人士分享了關于金融推動南海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五個觀點。第一,要有搶占先機的敏銳;第二,要有不棄涓滴的遠見;第三,要有無中生有的智慧;第四,要有從長計議的定力;第五,要有同甘共苦的擔當。
要有搶占先機的敏銳。中國式現代化、制造業當家等是當前各級關注的熱點,如何搶占先機,是每個金融機構都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在南海,金融機構可重點關注“兩化轉型”、南海城市更新等重點項目,這些都是機會。
要有不棄涓滴的遠見。不棄涓滴,才能成就江河,才能匯入大海。螞蟻腿也是肉,未來的成長空間就在中小企業,在成長型企業。今年南海推動12個行業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接近4000家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進一批隱形冠軍、專精特新的企業成長等,這些都是未來的發展空間。同時組織千燈湖投融匯活動等,就是希望推動產融對接,希望金融機構能夠提前介入、挖掘潛力。
要有無中生有的智慧。金融產品的創新最能體現金融機構的核心價值、管理水平、創新能力。金融機構要從市場最需要的地方切入,創新金融工具、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方式,打通難點和痛點,同時加強協同創新。
要有從長計議的定力。金融機構要堅持長期主義,降低不良率,提高客戶忠誠度,實現與企業的長期合作。面對挑戰需要大家各司其職,迎難而上,要有長遠的眼光,才能穩住基本盤。
要有同甘共苦的擔當。金融界和產業界同甘共苦,一起謀劃市場,一起開拓新的領域,一起化解風險,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金融機構更加要與政府同甘共苦,共同守住安全風險底線。
金融機構創新舉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與會金融機構代表圍繞自身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做法進行了交流發言。
南海農商銀行董事長李宜心表示,將大力支持本土企業高質量發展,圍繞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重點及難題,集中資源提供金融解決方案,包括扶持科技企業發展,支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研發,促進雙碳目標實現等,尤其在鄉村振興的項目上,積極進行整村授信的安排。
中國農業銀行南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李偉文表示,“南海分行將聚焦政府主推主導的三舊工改項目、市場化城市更新、產業園區優質工業租賃項目等,強化生產支持,為打造現代化活力新南海貢獻力量。”該行將緊跟政策導向,助力南海城市更新改造,落實保交樓保民生的要求,支持剛需性和改善性的住房要求,用好房地產行業新政策;圍繞優質項目,加大重點房地產領域合作;探索租賃住房合作模式,力爭取得項目突破。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佛山中心支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童超表示,為支持實體企業助力經濟發展,公司主動推動了保險產品服務經濟建設,食品安全責任險等相關的綜合保險保障,為南海區超過600家企業和7000多個家庭提供超過300億元的房屋財產安全保障,為南海區餐飲企業提供超過9億元的食品安全保障。他說,公司將在南海先行先試,結合政府部門的工業園區改造計劃,落實園區公共安全險的推動方案。
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曾劍濤表示,今年公司大力開拓儲備小微業務和中長期制造業貸款,企業目前擁有70%小微企業客戶,實打實為南海實體經濟賦能。
廣東獵投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扎根佛山,并重點關注佛山、南海的硬科技項目,以及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制造等產業,同時為創新創業團隊的發展賦能。
南海區委常委喬吉飛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今年南海區經濟及金融運行情況。他表示,金融和實體經濟從來都是共生共榮的關系,希望各金融機構能夠與南海區委區政府相向而行,攜手共進,強強聯合,合力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以更好地滿足日益發展多元化實體經濟金融服務的需要,助力南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佛山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柳子赟對南海今年取得的經濟成效,尤其是幾個“第一”印象深刻。同時他表示,各大金融機構工作亮點頻出,例如,給予上市企業重點支持,希望在未來,各個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對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的支持,繼續壯大佛山、南海資本市場板塊。
“金融機構要更加注重風險防范,保持平穩發展。”廣東金融高新區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卓苑玲表示,金融機構同時要適當創新,服務好當地產業。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