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傍晚,麥芽龍頭永順泰(001338.SZ)披露了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收約24.8億元,同比增長25.9%;歸母凈利潤6298.6萬元,同比減少31.2%。
永順泰是國內麥芽行業龍頭,去年11月登陸深交所中小板,設計年產能95萬噸,亞洲第一、世界第五。在今年啤酒消費回暖的大環境下,這份業績令不少股民意外。
(資料圖片)
半年報顯示,在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超過兩成的情況下,永順泰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了三成,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近五成。而今年一季度時,永順泰營收和扣非歸母凈利潤都是同比增長23%左右,歸母凈利潤更是大漲215%。
半年報業績為何大逆轉? 永順泰提前鎖定了進口大麥價格,但其今年的原材料成本增長顯著高于營收增長,同時也高于進口大麥均價漲幅,此外美元升值對其利潤尤其扣非歸母凈利潤也有較大影響。
提前鎖價,材料成本大漲四成
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啤酒產量1928萬千升,同比增長7%,超過過去三年同期,接近2019年同期的水平。
而從百威亞太(01876.HK)、重慶啤酒(600132.SH)、燕京啤酒(000729.SZ)、珠江啤酒(002461.SZ)、惠泉啤酒(600573.SH)已披露的業績來看,上半年啤酒上市公司普遍實現了至少兩位數的營收、盈利增長,其中燕京啤酒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達45%至55%,多家業績創下歷年新高。
在相當有利的行業大環境下,永順泰上半年盈利卻出現了倒退。
財報數據顯示,永順泰上半年的營業成本增長明顯快于營收增長,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上漲四成,從去年同期的約13.3億元增長至約18.7億元。
這直接導致其毛利率顯著下滑,主營業務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9.27%下滑至今年的5.54%。
中國八成以上大麥需要進口,作為麥芽生產企業,永順泰需要大量進口大麥作為原材料,材料成本占到其營業成本的八成左右,國際市場大麥價格走勢對其成本產生重要影響。
但在今年進口大麥價格漲幅開始放緩的情況下,永順泰的原材料成本漲幅顯然超出了預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海關總署數據計算,2022年上半年中國大麥進口均價約為335美元/噸,而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麥進口均價為372美元/噸,同比增長11%左右,如果是與去年全年的大麥進口均價相比,漲幅約8.5%。
這與去年其提前鎖定大麥原材料進口價格有關。
今年6月永順泰管理層接受機構調研時介紹,公司根據國際市場大麥原材料價格對客戶進行報價,為減少原材料價格對公司經營的影響,在銷售訂單確定后根據對市場的走勢判斷相應地組織對原材料進行采購,以鎖定采購價格,有效減少大麥價格波動對公司盈利情況的影響。
經過30多年的積累和磨合,永順泰與中國市場的各大啤酒企業都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按照慣例,永順泰每年三、四季度完成各大啤酒企業第二年的麥芽招標采購,在銷售訂單確定后短時間內就進行原材料采購,并且鎖定采購價格以規避風險。
換言之,今年上半年永順泰所用大麥,實際上去年四季度就已定下來,并且鎖定的價格高于今年后續漲幅,大麥采購成本與麥芽實際銷售價格出現了錯期。半年報也以這兩者“階段性不匹配”來解釋上半年的盈利下滑。
美元升值吞噬利潤、庫存階段性大漲
不只如此,由于大麥進口均用美元結算、而麥芽銷售以人民幣為主,今年美元對人民幣升值也導致永順泰的利潤進一步受損。
按照半年報期末的時間點來算,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每升值5%,永順泰就將減少1560萬元的利潤。而放到去年底來算,這一數字是2400多萬元。綜合招股書和年報,永順泰過去五年的全年歸母凈利潤基本維持在1.4億元-1.6億元之間,匯率對其全年盈利的影響幅度在10%-15%左右。
為對沖匯率波動風險,永順泰開展了遠期外匯合約業務,上半年帶來的投資收益約1383萬元。不過這一業務會被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雖然會帶來投資收益,但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會導致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進一步加大,今年上半年其扣非歸母凈利潤下滑高達五成便是如此。
半年報還釋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永順泰的庫存增長快于產量增長、產量增長快于銷量增長。
上半年永順泰麥芽銷量51.96萬噸,同比增長僅2%;產量56.24萬噸,同比增長了25%;庫存11.73萬噸,同比大漲69%,庫存占到同期產量的20%。
庫存大幅增長,半年報解釋主要是因為隨著兩個募投項目陸續投入生產,公司相應增加了安全庫存,同時上年同期基數較低。
庫存增長的還有原材料。上半年永順泰用于大麥、小麥的采購金額近22.9億元。這一數據比直接材料成本多出4億元,意味著上半年永順泰還保留了一部分原材料。上半年永順泰存貨增長了3%,主要是由于大麥庫存增長,導致存貨在總資產中的占比提高到近四成。
放在大麥進口價格瘋漲的前幾年,提前鎖價、多備庫存是未雨綢繆。但今年大麥進口價格增長放緩,且前不久中國取消了對澳大利亞大麥的“雙反”措施,原有經營策略的意義正在被削弱。
截至8月17日收盤,永順泰股價17.27元/股,市值近87億元。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