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26日,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報告2022》《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系列報告2022》發布。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黨委委員、副主任孫輝對兩份報告的總體定位、重要內容等進行了全面解讀。屠光紹稱,兩份報告的發布離不開金融、實體經濟、學術、政府及監管部門的合力支持。市場各方匯聚合力推出的兩份重磅報告,將進一步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入3.0新征程。
屠光紹用四個“更”點明了兩份報告的總體定位。他表示,兩份報告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發展做了更系統地介紹,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發展成果做了更全面地評價;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環境做了更綜合地分析;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發展的任務做了更前瞻性地研究。
孫輝表示,報告對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情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情況、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情況等進行了全景式呈現,充分展示了過去一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的新成就。同時,報告通過多方面對比指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如金融市場的效率與國際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如何更好地把握報告的內容?屠光紹介紹,報告突出了“五個維度”:
一是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服務功能深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一定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涉及的金融市場功能、金融機構業務及金融工具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聚焦更好地支持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能級提升。要重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能級提升,通過對每年發展規模、效益、質量等多個硬指標進行對比,評估整體的能級,既要看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的成效,更要在指標動態中看到整體能級提升的方向。
三是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國際對標。建設國際一流的金融中心就要與當前的國際金融中心進行對標,尤其在新的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局中,積極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進行對標,有助于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國際影響力。
四是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推進戰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既要堅持總體推進,推進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等發展,又要在重點領域進行拓展,尤其要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既要補短板又要拼新賽道。
五是突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開放進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既要重視市場開放,更要重視制度開放,要形成市場開放和制度開放的良性互動。相比市場開放,制度開放更具有挑戰性,對于上海國際金融和經濟發展更具有基礎性和長期性。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 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報告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