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2023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其中,氫能領域包括基礎與安全、氫制備、氫儲存和輸運、氫加注、氫能應用和其他方面的規劃。氫能產業到底是否具備高質量投資價值?業內人士認為,氫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可以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
我國已經掌握氫能制備、儲運、加氫、燃料電池和系統集成等主要技術和生產工藝,在制、儲、輸、加、用等全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300家,“專精特新”涉氫企業已超70家,集中分布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區域。
但從氫能行業目前整體發展來看,目前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尚存一些待解難題,如:加氫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車載氫系統價格下降較慢;燃料電池三大核心材料(催化劑、質子膜、碳紙和擴散層)國產化發展進程有待提速。
未來全球氫氣需求將持續增加,以工業及交通需求為主,交通需求增速最快。
在“雙碳”目標下,為建設綠色經濟高效便捷的氫能供應體系,中國將在氫的制儲運加各環節逐漸突破。隨著用氫需求的擴大,結合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制氫加氫一體站、經濟高效的集中式制氫、液氫等多種儲運路徑并行的方案將會是主要的發展方向。
中信證券預計2023年各類政策有望陸續落地,此外,國際間的氫能合作也在積極推進,中國在產業鏈上的成本優勢和先發技術優勢有望幫助國內氫能企業加速出海。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