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履職的第10個年頭。多年來,他從綠色發展、電池回收、低碳發展等方面提出多個建議。2022年全國兩會,張天任提交了4項議案和23項建議,重點圍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立法、新能源產業發展、氫能儲能產業、綠色低碳示范區、長三角產業合作、制造業數字賦能等內容展開。
張天任表示,新能源發電產業有待進一步規范,推動健康有序發展。其中,行業惡性競爭情況值得關注。他建議,應大力加強儲能體系建設,盡快出臺儲能專項規劃,推動落實新能源項目配置儲能設施的支持政策,確保新能源送得出、供得上、用得好。同時,建議推動新能源+農業、治沙、漁業、旅游等項目,開展新能源+建筑、交通項目,將光伏等新能源直接與建筑物相結合,作為建材使用,同時生產電力。
另外,在增強區內電網跨省互聯,充分發揮互濟作用的同時,張天任建議調整國家財政補貼支持方式,能夠保持電價補貼的長期穩定,也能合理規范市場,促使產品合理定價,避免惡性競爭。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我國加快動力能源轉型,推動能源革命,勢在必行。張天任建議盡快明確動力能源轉型規劃圖。加快動力能源轉型是未來相當長時間的主旋律。目前,海南是我國首個明確提出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省份,國內多家汽車廠紛紛跟上,開始制定相關發展戰略,但我國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仍一直未明確,全行業全社會都在觀望,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減碳的速度與效果。
在交通領域,張天任建議研究出臺新能源應用配套政策措施。在公共交通方面使用新能源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個人出行方面實行道路通行、停車費用減免等優惠政策,引導全社會綠色低碳出行。同時,包容支持新型動力能源發展,不能限制鉛蓄動力電池發展,讓低速電動車技術路線由市場和消費者決定。
深耕制造業30多年的張天任在調研中還發現,目前大多數企業數字化能力和水平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我國制造業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張天任建議,首先要實施數字化轉型扶持政策。在國家層面健全專項工作機制,建立專項扶持資金,鼓勵和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搭建面向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打造一批數字化標桿項目。
同時,支持數字化人才招引培訓。出臺制造業龍頭企業引進數字科技人才相關優惠政策、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制度。數字化專業服務方面,張天任建議政府加大公共數據開放力度,建立健全不同層面的數字化服務“資源池”,讓制造業龍頭企業更加便捷地“上云用數”。同時,在國家層面組建數字化專家咨詢指導團隊,為制造業龍頭企業提供“一對一”專業服務,全力打造數字化轉型供給側生態。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