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增上市公司匱乏的上海黃浦區,正在發力上市資源培育。3月3日,上海黃浦區金融辦和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共同主辦的“黃浦區創新企業走進上交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海清算所舉辦,該活動旨在通過搭建金融機構與創新企業交流的生態平臺,讓創新企業與資本實現“無縫對接”,助力區域科創企業創新發展。
上海黃浦區委副書記、區長沈山州表示,作為上海的“心臟、窗口、名片”,近年來,黃浦區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韌性不斷增強,地區生產總值保持中心城區前列,經濟密度穩居全國城區之首,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新優勢逐漸凸顯。
“我們堅持深耕外灘金融集聚帶建設13載,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等重點產業,金融資源加速集聚,目前已有6家金融要素市場和664家中外金融機構,金融交易額占全市的70%,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的1/6,金融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沈山州表示。
沈山州表示,黃浦區堅持推動創新產業在黃浦這塊試驗田扎根成長,繼續對接科創板注冊制改革,建立上市企業培育庫和全方位服務平臺,構建金融資本和科創要素的快速通道。同時,依托金融市場樞紐作用和金融服務集聚的疊加優勢,綜合發揮優質機構朋友圈帶動作用,促進更多創新企業在黃浦區實現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上海黃浦區境內上市公司都在上交所上市,累計IPO融資額達到550億元,市值9000多億元。
上海黃浦區金融辦主任楊國威表示,黃浦區始終致力于資本市場與實體產業的有效對接,2021年底已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動企業改制上市和并購重組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從完善推進企業上市工作機制、加強與擬上市企業的跟蹤服務、優化企業上市的扶持政策、推動上市企業并購重組、優化上市服務集成以及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等六方面提出了15項具體舉措。
“我們旨在通過產業政策的先行先試,推動優質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構建黃浦區內的良好產業生態循環,全力支持具有創新實力和發展潛力的企業在黃浦區做大做強。”楊國威說。
楊國威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黃浦區傳統企業較多,之前缺乏具有上市潛力的標的,未來將多措并舉,爭取在創新企業上市方面實現突破。
上述《實施意見》指出,上海黃浦區將推動一批符合重點產業導向、資產質量佳、發展前景好、上市意愿強的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提高上市企業總量及規模。積極把握科創板深化改革和全市場實施注冊制的機遇,加快培育代表性科創企業,努力在優化上市企業結構方面實現突破。
為此,上海黃浦區將進一步加強上市資源的發現和培育,定期征詢歸集、動態跟蹤管理,及時將各類擬改制、上市、掛牌的重點企業納入持續跟蹤服務,形成分行業、分層次、分階段的儲備資源。
根據《實施意見》,企業獲得主板、科創板、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資格并成功上市的,上海黃浦區將給予最高不超過550萬元一次性獎勵;企業成功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境外主要交易所(含港澳臺地區)成功掛牌上市的,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一次性補貼。
上海黃浦區還支持政府引導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國有資本積極布局上市資源。同時發揮黃浦投資控股平臺作用,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向重點領域,增強區域服務上市的功能。
一家總部在上海黃浦區的民營企業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有望在明年申報科創板,或將成為上海黃浦區首家民營上市公司。
上海證券交易所方面表示,上交所將加大對企業的培育和服務,更好地支持和鼓勵優質企業借助上交所的資本市場加快發展。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