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大部分企業都已經根據自身業務制定了企業的“雙碳”規劃,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財務管理人不僅需要算企業的“小帳”,也要會算“雙碳”的大帳。
在12月13日舉辦第十八屆首席財務官峰會期間,霍尼韋爾中國區總裁余鋒對記者表示,盡管距離2030年還有七年,但企業已經需要開始進行綠色投資,進行技術的更迭,對供應商進行篩選和要求,否則未來一定會因此而受到制約,甚至威脅企業生存?!捌鋵崿F在時間已經很緊迫了”他表示。
ACCA中國研究洞察總監錢毓益介紹,碳中和的實現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企業日常運營層面達到碳中和。比如,公司辦公時候用的水、電、煤要是清潔能源,比較容易實現。第二個階段,要在企業日常運營層面,以及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的碳中和,這給一些產品碳排放較高的企業帶來了很大挑戰。第三個階段不光是企業自身的運營和生產服務和產品是要碳中和,包括采購的原材料、采買的工具,也要在碳中和的條件下生產。這對零售類企業來說難度很大,因為零售企業有大量商品的采購。
據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首席財務官、總經濟師丁鋒介紹,海螺集團正在從工藝優化、能源替代、產能削減、CCER規劃(如農業碳匯、森林碳匯)、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等方面著手減少碳排放。
而作為零售企業的代表,百聯主要從企業的運營端發力,比如減少能耗發力,探索對一些大型商場的頂部,通過光伏太陽能來提供日常的用電;減少塑料包裝袋的使用,替換為可循環材料。更重要的措施是在供應鏈端,比如物流配送,用新能源的物流車替代掉傳統的物流。
在此過程中,CFO面臨著哪些考驗,需要哪些新技能?丁鋒認為,全國碳交易市場于2021年7月16日開市,目前八大行業中只有電力行業在交易,未來將有更多的行業和更多的企業在上海能源交易所進行交易。在交易的過程當中,對碳資產的認知和對碳資產金融屬性的開發對從事財務人員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技能提升的方向。
錢毓益表示,根據ACCA在2020年的統計,全球共有4500家企業主動披露對外披露自己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中40%的公司設定了確切的“碳達峰”、“碳中和”時間。再分析發現,具有明確“雙碳”計劃的公司里面只有24%的企業承諾的碳中和是第三階段的碳中和,七成以上的企業設定的碳中和目標是做到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她認為,CFO與財務專業人士在戰略管理、運營管理、績效管理、碳排放的報告等多方面工作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錢毓益指出,在當前國際環境下財會行業未來發展面臨著七大核心優先要務,包括:塑造經濟韌性、培養未來人才、推動可持續商業、促進標準與監管、強化公共部門、助力企業成長、加強道德與信任。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