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銀川市2022年一季度項目集中簽約暨政銀企對接會召開,會上,各縣(市)區、園區與國家電投集團、中國華電集團、浙江晶盛機電、山東尚佳新型材料公司等企業簽約招商引資項目52個,總投資金額達456億元。
同時,國開行寧夏分行、農發行寧夏分行、工商銀行寧夏分行、浦發銀行銀川分行還分別與部分企業簽訂銀企合作項目,簽約金額達144億元。
銀川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向豫表示,市場經濟中,企業是主體、金融是命脈、政府是保障,三者相依、相輔、相成。銀川市將積極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與社會信用環境,以“嚴細深實勤儉廉+快”的工作作風,一如既往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支持企業融資發展,讓廣大企業在金融支持中得到壯大,讓金融機構在積極服務中得到提升,讓全市人民在銀企深度合作中得到實惠。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優勢明顯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十四五”期間,銀川市聚焦光伏硅、藍寶石、第三代半導體、石墨及石墨烯材料、儲能電池及儲能材料等重點領域,著力打造全國光伏材料新硅都、西部半導體材料新基地、建成具有影響力的全球藍寶石制造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從單晶硅到光伏產品、從藍寶石到智能終端、從半導體材料到集成電路、從石墨烯到鋰離子動能電池等的全產業鏈的發展格局。
在光伏材料領域,銀川市已具備95GW單晶硅棒、23GW硅片、10GW單晶電池產能,單晶拉棒和切片產量規模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在半導體材料領域,銀川市已形成小尺寸半導體硅片670萬片、集成電路大硅片780萬片產能,單晶、硅部件、碳化硅全產業鏈加速構建;在藍寶石材料領域,已形成年產5500噸藍寶石晶體和960萬片4英寸藍寶石襯底片生產能力,全國最大工業藍寶石生產基地初具規模;在石墨及石墨烯材料領域,石墨烯三元正極材料及導電漿料與鋰離子動力電池形成產業鏈上下游聯動,中鋼、墨工科技高純石墨及石墨烯系列產業化項目正在集中落地建設,產業集群效應初現。
北方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曉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寧夏銀川市干旱少雨、日照時間長,輻射程度強,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其獨特的氣候、自然資源條件,不僅為當地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非常有利于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狀大。適宜的自然資源稟賦、穩定的能源保障、較好的產業發展基礎等條件,非常有利于當地新能源、新材料優勢產業進行招商引資,促進行業延鏈、強鏈,助力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據介紹,截至目前,銀川市共謀劃基本建設項目723個,總投資310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9%,項目投資強度大幅提升。同時,年度計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05個、年度計劃投資788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3%和41%。寶豐電池及儲能集裝系統示范、中環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慧化工廠2個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達到50億元以上,重大示范項目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銀川市市長趙旭輝表示,下一步,銀川市將堅持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方向,扎實開展產業項目三年攻堅行動,再引進建設一批含金量足、含綠量高、含碳量低的優質項目,著力延鏈補鏈強鏈,促進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大力支持企業融資
企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為了幫助企業融資,銀川市多次舉辦“政銀企”對接會,在多次相關“政銀企”對接會活動中,銀川市不僅僅組織銀行、證券等多金融機構和相關優勢產業的優質企業洽談、對接,還組織銀行、證券等相關構負責人深入到企業一線調研,促進企業通過銀行貸款融資的同時,大力支持企業上市進行直接融資。
銀川市金融局副局長徐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1年,曉鳴股份登陸創業板,成為全國首家蛋種雞上市公司。凱添燃氣成功登陸北交所,成為全國首批81家在北交所上市企業。同時,中房物業已向港交所提交了申請資料,威力傳動獲深交所創業板受理批復,目前,銀川市企業上市形勢良好。
據統計,截至目前,銀川市A股上市公司10家,港股上市公司1家,占寧夏上市公司總量的65%。
徐東表示,企業上市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有利于募集資金,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培育新興產業。下一步,立足直接融資發展不足的實際,銀川市將推動企業上市進行直接融資,助力銀川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